奔避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
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
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
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奔避》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内心孤独与哀愁的心路历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郑谷,字守愚,唐末袁州宜春人。他是马戴的外甥,有“郑都官”之称。《云台编》、《宜阳集》等著作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
  2. 诗词原文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
    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
    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
    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3. 诗词鉴赏:《奔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因政治变故而四处流亡的生活状态。首句“奔避投人远”直接点明了诗人行动的方向和目的,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逃避;“漂离易感恩”则透露出在漂泊过程中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结合,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4. 文化意义: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奔避》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文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均不可小觑,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并研究。
  5. 艺术特色:郑谷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如“愁髯霜飒飒”用来形容诗人面容憔悴,形象生动;“病眼泪昏昏”则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泪流满面的情景。这些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共同构成了《奔避》这首经典之作的独特魅力。

《奔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卷。通过对郑谷生平的了解和对其作品的深入分析,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