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
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
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
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
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
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
《竟陵遇昼公》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齐己,字得生,俗姓胡,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他自号衡岳沙门,是一位富有多才的僧人,擅长琴棋书法,其诗歌创作以登临题咏和酬唱赠别为主,风格清润平淡,不失高远冷峭。
诗词原文及翻译:
创作背景:关于创作背景,虽然史料未明确提及,但从诗中的“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齐己游览或路过竟陵地区的某个寺庙时所作。
文学价值:《竟陵遇昼公》不仅是齐己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宗教的思考,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竟陵遇昼公》不仅展示了唐代诗人齐己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