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夏雨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喜夏雨》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夏雨带来的场景和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齐己,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唐代诗人。他自号衡岳沙门,性颖悟,善琴棋书法。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称赏。间有宣扬佛教出世思想或反映民生疾苦之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全唐诗》存诗10卷。
  1. 诗歌原文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2. 诗歌注释

  • 云影合:四周云雾缭绕的景象。
  • 红埃:指尘土。
  • 随车瑞:指吉祥如意的事物,此处指随车而来的瑞兆。
  • 濡毫:沾墨。
  • 渴謏才:渴望作诗的心情。
  1. 诗歌赏析
  • 首联通过描绘四郊云影合,以及千里雨声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静谧的氛围。
  • 颔联则进一步描写雨的洗涤作用,不仅洗净了尘土,也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 颈联通过“浮楚甸”、“露荆台”,形象地表达了雨后的自然景色。
  • 尾联则由个人的情感扩展到对自然界美好景象的赞叹,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在夏日寺庙中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雨后的清新雅致,尤其是荷叶在雨后风吹倾斜的瞬间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因而成为历代描写夏雨的佳作之一。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寥寥数语便将夏雨带来的清新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诗人将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融入诗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 意象丰富,意境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云、雨、红埃、清气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自然之中。

《喜夏雨》不仅是一首描绘夏日雨景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齐己的艺术才华,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生活的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