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岁江南感怀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
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辰岁江南感怀》是唐代著名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五言律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齐己,俗姓胡,名得生,号为“衡岳沙门”,唐代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诗僧。他在诗坛有较高地位,其诗多涉及登临题咏、酬唱赠别等主题,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并被后世传颂。
  • 艺术成就:齐己的诗歌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被誉为“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更在形式上展现了高度的艺术美感。
  1. 诗歌原文
  •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1.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慨:《戊辰岁江南感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些时刻和事件的回忆与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历史观照:诗中的“人间何所之”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古代和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感悟,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运用:诗句简洁明了,用词准确,既有力又富有韵味,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语言魅力。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戊辰岁江南感怀》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献资料。
  • 社会影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除了欣赏诗歌本身的魅力外,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 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 可以结合其他文学作品,如杜甫的《春望》等,进行跨时代的文学比较,拓宽视野。
  • 关注当代关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思考。

《戊辰岁江南感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可以体会到古代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