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夜坐闻雪寄所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坐闻雪寄所知》鉴赏
《夜坐闻雪寄所知》,这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深深的思念。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夜晚。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这首诗开篇便描写了初宵飞霰的情景,雪花如急箭般洒落,竹树也沐浴在这清冷之中,给人以静谧之感。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还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诗中的“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能与知音一起倾听这美妙的自然之声是多么难得的事。这样的对比,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更加凸显。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寒冷、孤寂的场景。通过“孤烛”、“苦心”等词的使用,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一句,则带有一种无奈和辛酸。在这里,“同文友”指的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忘眠坐到明”则反映了他们深夜不眠的友情,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
《夜坐闻雪寄所知》是一首情感深沉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