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并分析其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等,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为整首诗的题目、重点诗句或抒情议论的句子。“夜坐闻雪寄所知”,意思是:我因听到雪声而坐得晚了。这一句是写听到雪的声音,引起联想,进而联想到自己。“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这是诗人听到雪的描写,初夜飞雪很急速,竹树被雪打得非常湿重。这句写初夜飞雪的情景,“初宵”指初夜,“飞霰急”指飞雪急促。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意思是:如果没有知音的话,就难以欣赏这美妙的雪声。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听到雪声的喜悦之情。“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意思是:渐渐映亮了蜡烛,也照出我的一片苦心。这两句写雪光与烛光的互相映照,突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最后,“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意思是:真可笑我们这些朋友在一起,竟然忘了睡觉,一直坐到天亮。“堪笑”“忘眠”表明作者和朋友一起欣赏雪景,直到天明,表达了作者和朋友共同赏雪的欣喜心情。
【答案】
示例一:初夜飞雪很急速,竹树被雪打得非常湿重。写出了雪下得急骤,使竹树沾满雪花,显得十分沉甸的样子。
译文:初夜飞雪很急速,竹树被雪打得非常湿重。
赏析:诗人因听到雪声而坐得晚了,这里用“初夜”来指代,突出了雪下得急骤,使竹树沾满雪花,显得十分沉甸的感觉,为后文抒发情感作了铺垫,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示例二:渐渐映亮了蜡烛,也照出我的一片苦心。这两句写雪光与烛光的互相映照,突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
译文:渐渐映亮了蜡烛,也照出我的一片苦心。
赏析:诗人在欣赏雪景时,心中自然生出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通过烛光与月光相映成趣的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的情感。
示例三:真可笑我们这些朋友在一起,竟然忘了睡觉,一直坐到天亮。
译文:真可笑我们这些朋友在一起,竟然忘了睡觉,一直坐到天亮。
赏析:这四句写诗人和朋友一起欣赏雪景,直到天明,表达了诗人和朋友共同赏雪的欣喜心情,同时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