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
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
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
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
【注释】
(1)竟陵:今湖北天门市西北。
(2)刀兵:喻战争,此指战乱。
(3)云山:喻隐居之地。
(4)相看眼且明:意在表达彼此虽老而志气不衰。
译文:
在竟陵西别之后,到处都有战事。
我们彼此没有缘分在一起,但有隐居的地方可以前往。
长久吟咏难以写出好的诗句,终究还是忍住不求名利。
年岁增长鬓发都如雪一般白,相互一看眼睛反而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年间。诗中“再逢昼公”是说诗人与李昼的再次相见。李昼字太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之兄,曾任宰相。公元885年(大和九年),李昼罢相后,退居竟陵(今属湖北)。公元887年(大和十年),诗人因避战乱而流寓江夏、黄州一带,曾去拜访过他。公元890年(光启二年),李白从四川返回,路过竟陵时,重又见到李昼。当时诗人已经五十多岁,李昼也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两人见面之后,不免有许多感慨。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再逢昼公》。
首联:“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写二人分别后,天下大乱,四处都是战乱纷争的局面。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局势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颔联:“彼此无缘着,云山有处行。”意思是说,因为战乱的原因,我们无法相聚,只能各自寻找隐居的场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之情。
颈联:“久吟难敌句,终忍不求名。”这句诗是说,由于长时间的思考和吟咏,使得我难以写出更好的诗句,最终还是忍住了不去追求名利。这是对诗人内心挣扎和抉择的描写。
尾联:“年鬓俱如雪,相看眼且明。”最后两句是说,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我们的年岁和白发都已如雪花般洁白,虽然彼此已经老了,但彼此的眼神却依然明亮。这是对友情坚贞不渝的一种赞美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