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经三史学,穷妙又穷微。
长白山初出,青云路欲飞。
江僧酬雪句,沙鹤识麻衣。
家在黄河北,南来偶未归。
酬九经者
《酬九经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 九经三史学:指儒家的经典《尚书》、《诗经》、《易经》《礼记》《乐经》《春秋》以及史部著作如《史记》、《汉书》等。
- 穷妙又穷微:形容学问或技艺达到了极致。
-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吉林省的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 青云路欲飞:比喻前途光明、事业有望。这里的“青云”指的是仕途顺利,而“路欲飞”则暗示着即将腾飞。
- 江僧酬雪句:指佛教禅宗故事中的六祖惠能,他曾经在寺庙里为僧人讲法,被僧人以雪水相报。这里的“雪句”指的是佛教的教义。
- 沙鹤识麻衣:指佛教的沙门(僧侣)和居士(在家信佛的人)都能认出彼此的身份。这里的“沙鹤”指的是沙门,而“麻衣”则是居士的装束。
- 家在黄河北:指作者的籍贯在今天的河南省北部黄河以北地区。
- 南来偶未归:意思是说由于公务繁忙,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这里的“南来”指的是从北方来到江南一带,而“偶未归”则表明自己暂时还没有回到故乡。
译文:
九经三史学海深,探幽寻微皆精通。
长白山头初日出,青云之路待飞翔。
江边僧人答雪语,沙鹤知我衣裳新。
故乡河南在北岸,久游未能归故人。
赏析:
《酬九经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学问和仕途向往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长白山、青云路等自然景物,以及对僧人和沙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佛教教义的认同。此外,诗人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无法回归故乡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高深的学问和对知识的热情,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