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
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
介绍
《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介绍:齐己,俗名胡德生,唐朝晚期的著名诗僧,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他早年出家,自号衡岳沙门,因其诗多登临题咏和酬唱赠别之作,受到当时文人的喜爱和称赏。他的诗风以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对佛教出世理念的宣扬。
诗歌原文:《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
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诗意解析:首联“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表达了作者在南岳(即衡山)离别后,因某种机缘巧合来到东林寺,形成了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这里的“南岳”和“东林寺”均指著名的宗教场所,分别位于今天的湖南省衡山与江西省庐山附近。通过这种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佛门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此地之间的深厚缘分。
颔联“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则描绘了作者在东林寺内寻访诗句,题写于红叶上的佳句,以及静静地对着白莲的宁静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化修养,也反映了他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和内心平和。
颈联“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进一步丰富了东林寺的自然景观。雁塔、疏桧月和虎溪、几座山峰的泉水,都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元素,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赞美。
尾联“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则回归到个人修行的主题。作者以佛教中的一位高僧作为榜样,表达了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心灵净化的境界。同时提及“传记须添十九贤”,可能是引用了佛教史上的某一位高僧,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传承的价值。
《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和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个人修行的坚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