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汉江渡

末秋云木轻,莲折晚香清。
雨下侵苔色,云凉出浪声。
叠帆依岸尽,微照夹堤明。
渡吏已头白,遥知客姓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泊汉江渡》是唐代刘畋的诗作。《晚泊汉江渡》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旅途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节选
  • 末秋云木轻,莲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云凉出浪声。:描述了晚秋时节,云彩轻盈,荷花凋谢时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 叠帆依岸尽,微照夹堤明。渡吏已头白,遥知客姓名。:描绘了船只在岸边逐渐靠岸,远处的灯塔投射出微弱的光芒,而渡吏已经年老,只能远远地辨认过客的姓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刘畋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享有盛誉。
  • 创作时间及地点:尽管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来指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或地点,但它被普遍认为是唐代的作品。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刘畋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例如,“末秋云木轻”中的“轻”字不仅描述了云彩的轻盈,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渡口和远行的船只象征了人生的旅途和变迁。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唐代的文学作品,《晚泊汉江渡》展现了当时诗歌的风格和特色。它的艺术成就体现在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上。
  • 历史影响:《晚泊汉江渡》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

《晚泊汉江渡》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