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选自《全唐诗》第357卷。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天坛的景象和对王屋山的向往之情,表达了对家兄归隐的祝福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
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术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籍贯河南洛阳。他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在文学上,他的诗歌以雄浑豪放著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作品注释
-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洛阳天坛上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深夜时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太阳升起;宁静的夜晚,可以远远地听到笙声。
-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通往仙境的道路如同云路一般,而神仙居住的地方则被称为丹台,这里不仅有名字,还有仙鹤和仙草等神奇之物。
- 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自古以来,那些成仙的人都是兄弟共同修行,彼此陪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春天来临,山林中的事务也变得美好起来,而当回家的时候,心情也会感到舒畅愉快。
- 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术苗。: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苔藓和莎草的颜色,露珠散发着芝草和药苗的香味。这两句诗描绘了山间清新自然的景色。
-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登上山顶可以感受到吉祥美好的气息,同时也可以体验到神风的速度和力量。
-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我希望能够为你演奏一支埙和篪的曲子,让我们一起学习吹奏玉箫的技巧。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友人共同分享音乐的快乐。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不仅展现了刘禹锡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洛阳天坛的描绘和对王屋山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家兄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