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当时杜甫正在夔州。董评事名不详,但据诗题可知,此篇当作于杜甫得知董评事患病时,故有“闻”字。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昔年意气结虹蜺,肯向春风两袖尘?
今日龙钟悲白发,君行一饭动经春。
圣朝更起仁人术,贱子终知合处身。
别后空余刀笔泪,开编惆怅月中人。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第一、二句:“昔年意气结虹蜺,肯向春风两袖尘?”
    “昔年意气结虹蜺”指的是过去自己意气风发,如同彩虹与霓虹一般,充满了豪情壮志;“肯向春风两袖尘”则是说如今自己已经年老,像春风中的尘土一样飘散,无法再像从前那样高傲了。

  • 第三、四句:“今日龙钟悲白发,君行一饭动经春。”
    “今日龙钟悲白发”形容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像是龙钟老人一样,悲伤自己已经变老,满头白发;“君行一饭动经春”则是说对方出行时需要携带食物,一顿简单的饭菜可能要经历一个春天,意味着对方的行程非常遥远和辛苦。

  • 第五、六句:“圣朝更起仁人术,贱子终知合处身。”
    “圣朝更起仁人术”表示在圣明的时代里,皇帝施行仁慈的政策,鼓励人们去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贱子终知合处身”则表达了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最终明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 第七、八句:“别后空余刀笔泪,开编惆怅月中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后的伤感之情。“刀笔泪”是指用笔来记录下离别时的悲痛之情;“开编惆怅月中人”则暗示了诗人在月光下翻阅书卷时的孤独和思念,因为书中的内容与他的心情相映成趣。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通过对比自己与董评事的不同境遇,抒发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文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