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丘中丞

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
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
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丘中丞》是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著名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并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后受裴度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诗歌多反映时事和民生疾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诗豪”,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伤丘中丞》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伤丘中丞》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诗中“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而“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则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暗喻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两句“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则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那些只知道附庸风雅、却无法真正理解朋友的人的不满。

《伤丘中丞》不仅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和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