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反映了诗人被贬后重返故地的感慨与心境。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以自身经历为线索,抒发了被远谪归来后的感慨与心境。诗的开篇“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描述了自己年少时被免职的经历以及归来时已显苍老的情景。接下来“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则描绘了他门庭冷清、老僧常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状态的感受。
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透露出他因年事已高而感到身体日渐衰弱,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其才华和地位的忽视。“频为佝偻欺”可能指他经常受到一些身体不便之人的欺骗或不尊重,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世事的失望感。
诗的结末,“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表达了他在深夜时分独自聆听商歌声时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歌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刘禹锡作为一个历经磨难又充满智慧的文学巨匠的形象。
刘禹锡的《罢郡归洛阳寄友人》不仅仅是一首诗作,它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刘禹锡的思想深度和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一个伟大文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