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闺人春日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闺人春日》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闺中女子的心境。下面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2. 诗词赏析

  • 描写手法: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和“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闺中女子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感慨。
  •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又反映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刘希夷(约651年—约708年),唐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旧唐书》记载,他善作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
  • 创作时间:据《大唐新语》卷八记载,刘希夷后来被孙翌撰写的《正声集》收录。

《代闺人春日》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