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怀古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
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
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
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
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
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
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
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希夷的《洛川怀古》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名叫刘希夷,他创作了一首名为《洛川怀古》的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通过对昔日辉煌和今日衰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写道:“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春天的草地生机勃勃,牧人边悲歌边驱赶着他们的马匹。“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诗人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青竹下哭泣。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洛阳古城的宁静与沧桑。

诗中还写道:“叹岁月之迁变,山河更迭盛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通过提及晋朝和唐朝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诗人揭示了历史兴衰的规律。“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则形象地描述了洛阳城的变化及其背后的社会动荡。

“芳草仍存碑茔半,残英敛幽魂。”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回忆与哀思。而“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带来的伤痛和不舍。

《洛川怀古》不仅是刘希夷对历史的一种回顾,更是他对人性、自然和社会变迁深刻的感悟。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得以窥见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