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词

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
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皎皎词》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皎皎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和高度成就。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驾(765年—824年),唐代诗人,字安仁。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流传甚广,尤其是《皎皎词》,更是被后世传颂不衰。
  1. 诗歌原文
    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
    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2. 诗句解析

  • “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此句用“皎皎”来形容月亮的光芒,比喻事物美好,与时代相合则更加珍贵。
  •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通过对比“高秋”和“春草”,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这里的“班姬”和“飞燕”分别指东汉时期的班昭和赵飞燕,用以象征宫廷中的繁华与权谋。
  • “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描绘了一个宫女在月光下长叹的景象,反映了宫女们的哀愁和对现实的无奈。

《皎皎词》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其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情感深沉而真挚,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化的魅力和诗歌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