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
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皎皎词》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
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
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
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读:
- “皎皎复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这里形容某种东西或人物非常纯洁、明亮。
- “逢时即为好”: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色,被视为美好。
- “高秋亦有花”:即使处于秋天,也能有美丽的花朵出现,意味着即使在不完美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美好的瞬间。
- “不及当春草”:春天的草比秋天的花更有活力和生机。
- “班姬入后宫”:班姬(班昭),东汉时期的一位才女,后来成为汉和帝的皇后,她的才华被广泛认为是汉朝女性的典范。
- “飞燕舞东风”:飞燕(赵飞燕)是汉代的美女,以其轻盈和舞蹈闻名。这里的“舞东风”可能指的是赵飞燕在宫廷中的舞蹈表演。
- “青娥中夜起”:年轻的女子在夜晚起身,可能是指某个特定人物的故事或行为。
- “长叹月明里”:深夜时分发出长长的叹息,可能是由于悲伤、寂寞或其他情绪引起的。
译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你是如此地纯净和美好。即使是在萧瑟的秋季,你也有着让人惊艳的美。但那些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花草,似乎更加令人心动。而你的才情和智慧,如同班姬一般,成为了历史上女性贤淑的代表。然而,我不禁想起那如飞燕般轻盈的女子,她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而那些深夜里悄然起身的女子们,或许都在诉说着心中的哀愁。赏析:《皎皎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班姬”、“飞燕”、“青娥”等形象,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女性地位和审美观念。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