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山中友人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
秋尽书窗惊白发,晚冲霜叶下青岑。
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
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沧《留别山中友人》赏析

《留别山中友人》为刘沧所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通过对松月、秋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别离时的哀愁。这首诗不仅是刘沧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人普遍关注的主题之一: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首句“欲辞松月恋知音”,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幽深的山林之中。刘沧在此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外界纷扰的不满和逃避。“去住多同羁鸟心”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内心体验,表达了一种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超脱的心态。

诗中通过具体的景象,如“秋尽书窗惊白发”,“晚冲霜叶下青岑”,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体现了刘沧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也展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

“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这一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后的孤独与寂寞。刘沧用“寂寥”一词来描写自己的心境,表达了离别后的空虚和落寞。同时,“野花门路草虫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后,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生物活动的生机勃勃对比,更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寂寥。

《留别山中友人》不仅展示了刘沧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