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明府泛舟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
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
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
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王明府泛舟》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内涵,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刘长卿(709年—789年),字文房,号潜夫、仙客,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与同时代诗人王昌龄有深厚交情。
  • 艺术成就:在诗歌创作上,以五古见长,尤擅五言律诗。《全唐诗》中收录他的诗作多达10卷,显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成就。
  • 生平事迹:刘长卿曾因直言进谏而获罪,被贬至岭南,后得赦归乡。他在政治风波中保持文人本色,晚年寓居江浙一带,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去世。
  1. 诗词原文
  •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
  1. 诗词鉴赏
  • 艺术特色:《陪王明府泛舟》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即简洁而富有哲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内心的宁静。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价值,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也值得后人深思。诗中的“云峰逐人意”等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

《陪王明府泛舟》作为刘长卿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唐代诗歌的瑰宝。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和文化价值,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