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又作淮南客,还悲木叶声。
寒潮落瓜步,秋色上芜城。
王事何时尽?
沧洲羡尔行。
青山将绿水,惆怅不胜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作品,又作淮南客、还悲木叶声等。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是盛唐诗坛上的佼佼者,以五言古诗见长。
  • 刘长卿的一生颇为波折,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后在官场中多次经历挫折。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其中,《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就是他众多诗篇中的佳作之一。
  1. 原文及译文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寒潮落瓜步,秋色上芜城。
    王事何时尽,沧洲羡尔行。
    青山将绿水,惆怅不胜情。
  • 译文解释:
    更被朝廷召回到淮南,送我的堂弟离开京城去江东任职。
    寒潮退却,江水拍打着瓜步山,秋天的景色映照着芜城的城墙。
    国家大事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我羡慕你在江南的仕途一帆风顺。
    青山环抱碧水,令人无限惆怅。
  • 注释:
    这首诗是作者被召至淮南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怀。诗中既有对从弟远赴江东的不舍之情,也有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许。
  1. 创作背景
  • 刘长卿在唐肃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但后来因事下狱,被贬至南巴尉。在代宗大历年间,他曾担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多次被诬陷和打击。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据推测是在作者被召至淮南后所写,因此可以看作是他对官场生涯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刘长卿的诗歌以五言短章著称,被誉为“五言长城”。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 在《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中,刘长卿运用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大事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1. 写作技巧分析
  • 刘长卿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寒潮落瓜步与秋色上芜城的对比,以及王事何时尽与沧洲羡尔行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绪。
  1. 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 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此外,刘长卿的诗歌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作为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