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万州崔使君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沉。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寄万州崔使君(令钦)》是刘长卿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原文如下: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2. 作者简介:刘长卿,字文房,唐代河间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他与钱起、郎士元并称“大历三杰”,其诗风清丽、含蓄、淡雅,尤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怀。
  3. 作品鉴赏:此诗以“寄万州崔使君”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地位岌岌可危的现实。而“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描绘了秋天江水的萧瑟以及诗人对友人处境的同情。最后两句“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则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无用武之地,只能借助诗歌寄托哀愁的情感。
  4. 写作背景:据历史记载,刘长卿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至贞元初年(785年)在世,其创作活动主要在这一时期。由于当时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加之个人的仕途坎坷,使得刘长卿的诗歌多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5. 艺术特色:此诗在形式上属于五言律诗,韵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将“愁猿”作为诗人情绪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寄万州崔使君》不仅是刘长卿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