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
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
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
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
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
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是唐代刘长卿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愁苦与无奈。这首诗创作于刘长卿初贬南巴途经馀干之时,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孤舟、落日归鸟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孤独与无助,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天南愁望绝”一句,以“天南”指代远方,暗喻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迷茫。而“亭上柳条新”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临干越亭时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色上,也体现在诗人自身的心境上。“生涯投越徼”和“世业陷胡尘”,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因政治原因而陷入困境,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刘长卿的诗歌以五言擅长,被誉为“五言长城”。《负谪后登干越亭作》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幽深,婉转多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社会遭遇。刘长卿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景象,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复杂面貌。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不仅是刘长卿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