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

访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
运筹风尘下,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
功名满青史,祠庙唯苍苔。
百里暮程远,孤舟川上回。
进帆东风便,转岸前山来。
楚水澹相引,沙鸥闲不猜。
扣舷从此去,延首仍裴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刘长卿的作品之一,属于唐代诗歌的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无奈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长卿(约公元709—789年),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天宝年间进士及第,后因事贬潘州南巴尉,晚年官至随州刺史。他的诗作以五言著称,有“五言长城”之称,存有《刘随州诗集》传世。
  • 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而多次遭贬,最终得以重用,官终随州刺史。
  1. 作品原文
    访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云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
    运筹风尘下,能使天地开。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

  2. 作品鉴赏

  • 这首诗通过写晚泊留侯城的见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城废墟的描述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对现实的忧思。
  • 首句“访古此城下”,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城的好奇与探求之意;“子房安在哉”则直接提及了项羽的谋士张良,暗指自己虽才华横溢却遭遇挫折的境遇。
  • “伊昔楚汉时,颇闻经济才”,诗人回忆起历史上的刘邦和项羽,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而诗人自己却无法施展抱负,只能感慨时光流转,人事变迁。
  • “蔓草日已积,长松日已摧”,则通过描写蔓草和长松的衰败景象,寓意着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凄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归沛县道中晚泊留侯城》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作品,也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优秀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更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传达出对过往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