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花下常迷楚客船,洞中时见秦人宅。
落日相看斗酒前,送君南望但依然。河梁马首随春草,江路猿声愁暮天。
丈人别乘佐分忧,才子趋庭兼胜游。澧浦荆门行可见,知君诗兴满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失意和离乱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刘长卿(709年-789年),字文房,唐代河间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早年以诗名动上元、宝应年间,与同时代著名诗人如皇甫湜等人齐名,其诗歌风格多反映政治失意之感,以及离乱之痛。
  1. 创作背景
  •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作于唐代,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境与当时文人的普遍遭遇相吻合。
  1. 主题内容
  • 诗的前两句“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表达了诗人对武陵郡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即将远行的羡慕之情。
  •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则透露出诗人因时世的逼迫和个人抱负未能达成而产生的遗憾。
  1. 艺术手法
  • 整首诗采用五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如洛阳遥想、桃花源隔、落日相看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送郭六侍从之武陵郡》不仅是刘长卿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深入了解到唐代诗人的文学成就,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