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是一首由刘言史创作的诗,表达了诗人亲自在洛北寒溪之滨煎越茶的体验和心境。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洛阳一带的自然环境优美,茶文化也颇为发达。刘言史和孟郊两位好友一同前往洛北的山野之中,选取了一处泉水旁的空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煮茶活动。刘言史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用石头取火、避开水中的腥味,亲手煎制越笋芽茶的过程。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感受到刘言史对这次经历的珍视,以及他在活动中体会到的乐趣和满足。

这首诗中还体现了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一些特色。比如,诗中提到“灵草性”,这是第一次有人以“灵草”来称颂茶叶,反映了古代对茶叶特性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同时,诗中还提到“湘瓷”,这为宋代长沙茶具之精妙找到了历史渊源,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深度。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乐趣的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即唐代的一个茶文化交流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