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谪连州

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被谪连州》是唐代诗人卢肇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卢肇,生于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卒于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江西宜春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他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等地担任刺史,政绩卓著。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 译文:黄色的绢帛外孙却因此事而获罪,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对此不屑一顾。远离家乡的连州,没有亲人朋友,只有熟悉的荔枝味陪伴。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卢肇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在《被谪连州》中,他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乡背井、孤独无助的画面。这种简洁明快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从“翻得罪”到“莫相嗤”,再到“无亲戚”,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辛酸。特别是结尾处提到“旧识唯应有荔枝”,既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也是一种对故乡的眷恋。
  1. 写作背景
  • 卢肇因直言进谏,多次触犯权贵而被贬官。据传他的一次贬谪就发生在连州,这也是他创作《被谪连州》的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中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1. 文化影响与传播
  • 《被谪连州》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此诗为例,探讨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同时,这首诗也被收录在各种诗词选本中,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被谪连州》不仅是卢肇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唐代社会历史风貌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