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卧山中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羁卧山中》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展现了诗人在深山之中的孤独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追求自然、超脱的人生境界。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卢照邻(约630年—约690年),字升之,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情感丰富,善于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2. 原文及翻译
    卧壑迷时代,行歌任死生。
    红颜意气尽,白璧故交轻。
    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
    春色缘岩上,寒光入溜平。
    雪尽松帷暗,云开石路明。
    夜伴饥鼯宿,朝随驯雉行。
    度溪犹忆处,寻洞不知名。
    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
    扣钟鸣天鼓,烧香厌地精。
    倘遇浮丘鹤,飘飖凌太清。

  3. 创作背景:卢照邻曾担任新都尉,因染病而辞职,后居住在太白山,以服药为生活常态。他一生坎坷,多次遭遇疾病和挫折,最终在一次疾病发作后选择投水自尽,年仅四十岁。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 作品赏析:《羁卧山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隐居生活,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超然。诗句中的“涧户无人迹,山窗听鸟声”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之美。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5. 名家点评:关于这首诗的评价,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观点。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品格和高洁的情操。也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虽然富有哲理,但在某些方面略显晦涩,需要读者仔细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羁卧山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人生观的经典之作,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诗人性格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成就,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