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度分水岭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
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
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
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度分水岭》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的文化特色。以下是关于《早度分水岭》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朝文学家,其生平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在唐初,他以诗歌骈文著称,尤擅长歌行体。他的诗作中不乏传颂不绝的佳句,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样的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理想化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作品原文:《早度分水岭》:
    >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
    >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
    > 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
    > 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
  3. 作品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蜀道艰难险阻的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岁月蹉跎、行路艰难与内心苦闷。通过对蜀道险峻景色的刻画,以及自身经历的反思,诗人抒发了对仕途的感慨,感情真切而沉郁。同时,通过景物描写,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
  4.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初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卢照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了此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和自身的遭遇,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具有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早度分水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典诗歌,更是唐代诗歌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