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登乐游故墓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
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汉寝眷遗灵,秦江想馀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
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
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岩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日登乐游故墓》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卢照邻(632—695),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他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他的诗歌多表现出深沉的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作品如《长安古意》《释疾文》等都展现了其文学价值和深度。

  2. 原文节选
    四序周缇籥,三正纪璿耀。
    绿野变初黄,旸山开晓眺。
    中天擢露掌,匝地分星徼。
    汉寝眷遗灵,秦江想余吊。
    蚁泛青田酌,莺歌紫芝调。
    柳色摇岁华,冰文荡春照。
    远迹谢群动,高情符众妙。
    兰游澹未归,倾光下巖窈。

  3. 诗句赏析

  • 四序周缇籥: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观,缇籥指的是五彩缤纷的彩绳,象征着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
  • 三正纪璿耀:三正指的是农历的冬至、夏至和秋分时点,象徵着天地自然的规律和秩序。
  • 绿野变初黄:“绿野”指的是原野,随着季节变化,从春天的嫩绿色变成秋天的黄色,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换。
  • 旸山开晓眺:“旸山”指的是阳光山或日山,早晨时分阳光照射,人们可以远眺山峦。
  • 中天擢露掌:中天是指天空中央,擢露掌可能指的是太阳升起,露水在手掌上闪耀的景象。
  • 蚁泛青田酌:蚂蚁在青草上品尝着美酒,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莺歌紫芝调:鸟儿在歌唱,歌声如同美妙的音乐,紫芝调则暗示了歌声中的和谐与美好。
  • 柳色摇岁华:柳树摇曳生姿,伴随着岁月的流转。
  • 冰文荡春照:冰雪融化后,春光照耀大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远迹谢群动:远离尘嚣,脱离了世俗的纷扰。
  • 高情符众妙: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与万物的精妙相融合。
  • 兰游澹未归:在清静的环境中游玩,享受片刻的宁静。
  • 倾光下巖窈:倾光指的是太阳的光芒,下巖窈意味着在深邃的山岩间沐浴着阳光。

《七日登乐游故墓》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学意味和审美追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的描写,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