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一片不灵石,手斫成器心所惜。
凤鸟不至池不成,蛟龙乾蟠水空滴。
青松火炼翠烟凝,寒竹风摇远天碧。
今日赠君离别心,此中至浅造化深。
用之可以过圭璧,弃置还为一片石。
赠徐希仁石砚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徐希仁石砚别》是卢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所赠之物的深深情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及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卢仝在《赠徐希仁石砚别》中,以一块普通的石砚为载体,寄托了他对朋友深厚的情感。诗中“灵山一片不灵石,手斫成器心所惜”,通过将石头比作具有灵性的山石,表达了诗人亲手雕刻石砚,对其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和期望。这种用心之深,使得这块石砚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物品,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物质与精神双重价值的认同。
卢仝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交流。诗中的“凤鸟不至池不成,蛟龙干蟠水空滴”,运用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凤鸟与蛟龙,来象征真挚的朋友和友谊。这些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珍视。
卢仝在《赠徐希仁石砚别》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如青松火炼翠烟凝和寒竹风摇远天碧等。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美化了诗句,更深化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捕捉和描绘,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卢仝的《赠徐希仁石砚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其深入的解读和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