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思禅寺上方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蒙花雨零。
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
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思禅寺上方》是唐代诗人独孤及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濛花雨零。
    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
    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2. 作者简介
    独孤及(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阳人。他先世为匈奴独孤氏,颍川郡长史独孤通理之子。在唐朝,独孤及以其文学才华闻名,曾担任左拾遗、礼部员外郎、常州刺史等职。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和诗歌方面,尤擅长议论文,并不满意当时崇尚骈偶藻丽的文风。独孤及也有诗集流传,包括《毗陵集》等作品。

  3. 主题思想
    《题思禅寺上方》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作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中多次提到“金界”、“禅扃”、“不死庭”,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和对于心灵自由的渴望。

  4.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湛的修辞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5. 社会影响
    作为唐代的代表性诗人之一,独孤及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特别是在表达对自然美和精神追求方面,独孤及的诗作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题思禅寺上方》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美好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