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
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蒙花雨零。
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
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通过对禅寺、法鼓、翠屏、金界、香楼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的开头两句“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溪口传来法鼓声,诗人停下船桨登上翠绿的屏风山。

接下来的“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美景,诗人攀登云端,来到金色的世界,合上手掌,开启了禅门。

“郁律众山抱,空蒙花雨零。”,描述了山间的美景,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着,空中弥漫着花雨,如花雨纷飞。

接着是“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描绘了山上的老僧人,他指着香楼,说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随后的句子“眇眇于越路,茫茫春草青。”,描述了诗人在山路上行走的情景,道路渺茫,春草青青。

“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描绘了远处的群山如同喷发的水柱一样,环绕着东海。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诗人凝视远方,心中感到迷茫,但心境却达到了一种冥灭的状态。

“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描述了诗人内心的觉醒,所有的烦恼都被打破,如同破碎的瓶子。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诗人向下望去,看到了三界的狭小之处,只闻到五浊恶气的气味。

最后两句“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山中有良药,我欲放弃高傲的身姿,回归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