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照秋城,秋风泉涧鸣。
过时见兰蕙,独夜感衰荣。
酒散同移疾,心悲似远行。
以愚求作友,何德敢称兄。
谷变波长急,松枯药未成。
恐看新鬓色,怯问故人名。
野泽云阴散,荒原日气生。
羁飞本难定,非是恶弦惊。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会后,得知其好友关东僚友丧逝而作的诗。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
落叶聚还散,寒斋卷复舒。
礼魂终一哭,辞魄久无余。
去日宁嫌梦,他年未足书。
唯应遥谢泪,此别恨何如。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象的变化,引出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落叶聚还散”这一形象比喻,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聚散离合。同时,通过对“寒斋卷复舒”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淡然。
诗中提到“礼魂终一哭,辞魄久无余”,表达了对亡友的深深哀思。这里“礼魂”指的是为亡者守夜、祭奠亡灵的仪式,而“辞魄”则是指告别亡友的灵魂。作者通过这些词汇,展现了自己在悲痛之中仍坚守礼仪,不愿忘记亡友的情景。
最后一句“他年未足书”,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作者认为,虽然时光易逝,但心中的思念之情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尽兴,这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酬李叔度秋夜喜相遇因伤关东僚友丧逝见赠》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悲壮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亡友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