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
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
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薛能:唐代著名诗人,以才情横溢著称。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世,多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矛盾。
  1. 诗词原文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2. 诗词鉴赏

  • 内容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独白,抒发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脱。诗中“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淡然处之;而“门庭并幽禽,庭院连高僧”则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此外,诗歌还蕴含着一种哲理,即人应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安宁。
  • 艺术特色:薛能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将其转化为富有哲理的艺术形象。同时,他的诗歌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特点,既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又有柔情细腻的韵味。
  1. 文化背景
  • 唐代诗歌风格:唐代是一个诗歌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各种诗歌体裁百花齐放,其中尤以唐诗最为著名。薛能作为唐代的诗人之一,其作品自然受到了当时诗歌风格的深刻影响。
  • 社会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涵:《夏日蒲津寺居二首》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中的“天子用平人”,寓意着诗人对于权力斗争和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批判。
  • 艺术手法:薛能的诗歌在艺术上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如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构建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描绘的意境之中。同时,他还能巧妙地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诗歌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表现力。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反映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阅读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更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