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新诗诏草和,栏边清酒落花多。
闲消白日舍人宿,梦觉紫薇山鸟过。
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
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
投杜舍人
介绍
《投杜舍人》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失意与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薛能(787年—834年),字伯高,唐朝诗人。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居河南。据《旧唐书·薛能传》记载,薛能在任监察御史时期,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为端州司马。他的仕途并不顺畅,晚年更是流落南方,生活困顿。尽管如此,薛能仍以诗歌创作自娱,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诗词原文:《投杜舍人》全文如下:
床上新诗诏草和,栏边清酒落花多。
闲消白日舍人宿,梦觉紫薇山鸟过。
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
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
这首诗反映了薛能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诗中“床上新诗诏草和”暗示了薛能曾有机会参与国政却未能施展抱负;“栏边清酒落花多”则描绘了他在闲暇时光里饮酒赏花的惬意生活;“闲消白日舍人宿,梦觉紫薇山鸟过”表达了他虽身处高位但内心空虚、难以得到真正满足的情感;“春刻几分添禁漏,夏桐初叶满庭柯”通过季节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风骚委地苦无主,此事圣君终若何?”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与悲叹。总的来说,《投杜舍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哀愁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作品鉴赏:薛能的《投杜舍人》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首先,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床”、“酒”、“花”、“禁漏”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还体现了薛能深厚的艺术功底。此外,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投杜舍人》不仅是薛能诗歌创作的杰作之一,也是唐代文人心态和情感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