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昔行

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
曾窥帝里东邻女,自比桃花镜中许。一朝嫁得征戍儿,荷戈千里防秋去。
去时只作旦暮期,别后生死俱不知。风惊粉色入蝉鬓,愁送镜花潜堕枝。
前年因出长安陌,见一女人头雪白。日中扶杖憩树阴,仿佛形容认相识。
向予吁嗟还独语,曾与君家邻舍住。当时妾嫁与征人,几向墙头诮夫主。
花开叶洛何推迁,屈指数当三十年。眉头薤叶同枯叶,琴上朱弦成断弦。
嫁时宝镜依然在,鹊影菱花满光彩。梦里长嗟离别多,愁中不觉颜容改。
叹息人生能几何,喜君颜貌未蹉跎。因君下马重相顾,请奏青门肠断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昔行

《追昔行》是唐代诗人薛逢的作品,其原文和译文已广为流传。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叹,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的氛围中。

诗的第一句“朝光如飞犹尚可,暮更如箭不容卧”,以朝日初升的景象喻指人生短暂的青春时光,虽然美好但易逝;而“暮更如箭不容卧”则用晚霞映照下的长箭比喻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使人无法安睡。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犍为穿城更漏频,一一皆从枕边过。”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城中更鼓声声,每一更都清晰传来,仿佛每一声都在枕头旁回响。这样的场景既增添了诗句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当时城市生活的繁忙与喧嚣,以及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思念。

“一夕凡几更,一更凡几声。”诗人通过对更漏声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不安。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句“青春枉向镜中老,白发虚从愁里生。”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和悲伤。青春不再,白发丛生,这一切都是在镜中看自己衰老的过程,更是在心中滋生的无尽忧愁。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丰富。

《追昔行》作为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对时间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薛逢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对逝去青春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