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选
诗句原文如下: 慈亲六十八春秋,三载堂前只梦游。 瞻舍孤云常在目,怀儿白雪易盈头。 小孙可伴板舆戏,薄俸聊充菽水羞。 闽海吴江天咫尺,东风期买芋原舟。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迎养·慈亲六十八春秋》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慈母的怀念之情。诗中描述了岁月流转,母亲的年岁渐长,而自己却只能梦中与母亲相见。同时,也表达了母亲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者对她深深的思念。 “瞻舍孤云常在目”
北上期秀水不至 闻君行旆住苏台,我亦枫桥祖帐开。 秋色满江将我去,烟波何地觅君来。 注释:听说您驻扎在风景如画的苏台,我也来到枫桥准备设下饯别宴席。秋天的江水带着我远去,烟雾蒙蒙的水面何处才能找到你的身影? 湖山孤负诗千首,风月深怜酒一杯。 注释:我独自一人面对湖光山色,写下了无数诗篇却无人欣赏;只有月光和微风陪伴着我,让我独自品味这孤独的美。 欲待仙舟话畴昔,云泥隔面不胜哀。 注释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几度经过忆胜游 - 关键词:几度,经过 - 解释:诗人多次路过金山寺,每次经过时都会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游览经历。 2. 风波世事阻扁舟 - 关键词:风波,世事,阻,扁舟 - 解释:由于外界的风浪和世事纷扰,诗人无法顺利地乘坐小船游览金山寺。 3. 山当下上江心处,水望东南天尽头 - 关键词:山,下上,江心,水,望,东南,天尽头 - 解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全诗共八句,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悬枕青山驿傍溪,繁华不让浙东西。 挂好行李,把枕头放好后便在青山边的驿站附近休息。这里的"翠"指的是山的颜色,而"驿"是指古代供人休憩的旅馆或者驿站。"傍"是靠近的意思。"溪"是指小河流水的地方。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在这里休息,享受着青山的美景,不担心夜晚会有什么事情来打扰我。 高林楼阁画图出,绕郭峰峦屏障低。
【注】余友王朝,纪家多荔枝,兹归过期悬想有作:王朝(作者的朋友)家有很多荔枝树,现在回来了,但是已经超过期限了。 三槐堂后荔枝丛,六月累累青间红:在三槐堂后面的庭院里生长着茂密的荔枝树林,夏天的时候荔枝树上挂满成熟的果实,呈现出青绿、鲜红相间的鲜艳色彩。 摘浸盆池松涧水,乘馀石榻竹间风:我采摘了荔枝,把它们放在盆中浸泡,让它们沾上松涧的水,这样荔枝的味道更加甘美。我还在石榻旁吹着竹制的小风笛
【注释】寄杭州别驾卲锡之:写给在杭州担任别驾(地方行政长官)的卲锡之。萍梗相逢聚一堂,清忠相许鬓毛苍:像萍蓬一样的船儿相遇相聚在一起,彼此以清白忠诚之心相互期许,等到年老时鬓发已白。仙舟待醉梅江月,驿骑常驰荻渡霜:乘坐如神仙一般的船只等待沉醉在梅江月色之中,而骑着驿马的人则常常驰骋于荻洲的渡口之上。曾学少年忘戏谑,谁知中路转参商:曾经学习过年轻人的游戏嬉戏
赓嘉定二教林克清见寄光华上国展初观,野水晴山柰别难。 宦海偏逢乡曲好,黄堂祗似泮宫寒。 诗将写景肠犹涩,酒欲开怀量未宽。 一岁相过无两度,清风明月付谁看。 注释: 1. 光华上国:指繁华的京城或京城的光华。 2. 野水晴山柰(nài)别难: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无奈和伤感。 3. 宦海:指官场,官场如海。 4. 乡曲:指故乡,这里指的是家乡的好环境。 5. 黄堂:古代皇宫中举行宴会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丹阳道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疏筱垂杨荫古河,江南风景复如何? - “疏筱”指的是稀疏的柳树,“垂杨”即杨柳。这句描述了柳树轻拂着古河流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古老的感觉。 - “江南风景复如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美景的怀念和感慨,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如战争、政治变迁等)导致美景不再。 2. 潮通天堑伤前事,路入金陵忆旧过。 -
```plain 阳羡才过又溧阳,郊墟桃李似苏常。 金陵地近云霄上,天目山高牛斗旁。 积雨空林归杜宇,小溪新水浴鸳鸯。 五年前是春明客,今日江湖叹野航。 ``` 译文: 在溧阳的路上,我刚刚经过阳羡,又来到了溧阳。田野上的桃树和李树繁茂,仿佛是像苏常一样美丽。金陵的地势接近云端,而天目山则巍峨地耸立于牛斗星之间。雨后的空林中,一只杜鹃鸟归来,新的溪水中,一对鸳鸯正在戏水。五年前
诗句释义: 两岸垂杨覆画船,相看况复有同年。 眼前山水诗题遍,江上风花酒兴牵。 鸟解人情啭溪树,棹歌渔乐隔汀烟。 龙峰笑我尘缨者,何日能闲酌惠泉。 译文: 锡山舟中呈同年吕宜中期游龙山惠泉不果 两岸的杨柳覆盖着船只,相互望着彼此,还有同为举人的同年。 眼前的美景如诗,题诗遍览,江上的风花酒兴被牵。 鸟儿懂人意,在溪边的树上啼叫,渔船上的快乐和隔岸的烟雾相隔绝。 龙峰嘲笑我这个戴满官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