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钦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登闾山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胜日联镳出郭游,喜同佳客入深幽。”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一起骑着马出城游玩,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进入了一个深深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第二句“云巾千叠坐盘石,风景一番催酒筹。”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他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周围是层层叠叠的云彩。这里的景色令人陶醉,仿佛在催促着他举起酒杯庆祝。
偶成借白沙先生韵柬丁大尹 行藏自昔贵因时,莫使傍人更起疑。 玄圣春秋非我事,先天图画是心期。 放言不论人长短,考古惟求道盛衰。 幸有箪瓢能免死,何妨随分老耘耔。 注释: 1. 行藏自昔贵因时:行事和隐藏都应该考虑时代的需求。 2. 莫使傍人更起疑:不要让其他人对我产生怀疑。 3. 玄圣春秋非我事:我无法改变历史,只能接受它。 4. 先天图画是心期:我的心中有一个理想图景。 5. 放言不论人长短
【注释】 自警四首:指陶渊明的《杂诗》中的四首诗,即“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本不为生草,幸勿作复然。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登台多悲吟,朝菌无终期。” 为学不谨笃:学习不能认真专一,不勤奋。到底:终究;究竟。到底是空言:最终只不过是空洞的说教。猩猩与鹦鹉:比喻人虚有其表。猩猩是猿猴的一种,善于模仿人类的声音,鹦鹉能学人语,但只是重复别人的话,不会独立思考。孤负
诗名:题看山图 问尔看山人,山中坐几春。 定知方寸里,无处着纤尘。 注释: - 我询问那些常看山的人,他们在山中度过多少个春天。 - 我确信在那方寸之间,无法找到一丝污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经常在山中居住的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问尔看山人,山中坐几春" 表达了诗人对看山人的好奇及对他们在山中度过时间的描述。"定知方寸里,无处着纤尘"
偶成 年老睡还少,夜长醒更多。 土床烟火足,趺坐默吟哦。 注释: 偶成:偶尔写成的诗。 年老睡还少,夜长醒更多:年老了睡觉还是很少,夜晚很长醒来的次数增多。 土床烟火足,趺坐默吟哦:在泥土做的床上,点上烟火,坐着默默吟诵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晚年生活的诗,通过写诗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年老睡还少”,诗人用“还”字来形容自己的睡眠状态
注释: 题画莲:即《题画莲》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 因循:指拖延、耽搁。 六十年:指李商隐从少年到中年后的几十年时间。 成君子:成为君子,即成为有德行的人。 花神如有知:如果花神(指荷花)有灵知,它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品行。 还应为人耻:如果花神有灵知,它应该知道李商隐的品行而感到羞耻。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荷花的画面。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注释】 题画:即“题画诗”,指题在画上的诗词。 云涌青山动:云雾缭绕着的青山好像都在动起来,这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山景。 桥横碧涧斜:一座小石桥横跨在碧绿的涧水之上,它斜倚着涧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幽人无俗事:一个隐逸的人没有世俗的事情缠身,能够摆脱尘嚣,静心观赏自然景色。 拄杖去看花:拿着拐杖去欣赏花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在春天来到的时候,独自一人
注释:山人识其一,水亭凉处。 译文:先生坐在水亭中,三伏天不知道暑气。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在《浣溪沙·山色有无中》中的“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之间清凉之地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热中之人的同情。 三月十九日史三亲家置酒园舍以赏春芳花落枝空且有后时之叹传杯既久起而较射散步邻园忽见楸花一树红白可爱同游尽欢抵暮乃已因有此作山人识 其二水亭凉处 注释:先生坐水亭,三伏不知暑。 多少热中人
【注释】: 1. 题扇上钓鱼图:指在扇面上题写了《钓鱼图》的诗。 2. 其二:指第二首。 3. 闾山:即庐山,位于今江西星子县南。 4. 钓陵水:指在陵水钓鱼。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站在庐山脚下的小路上,眺望着山顶,只见山顶云雾缭绕,时开时合。他拄着拐杖观赏着美丽的景色。忽然,一阵清风拂面而来,吹皱了湖面波纹,湖面上泛起层层细浪。他放下手中的钓竿,欣赏着眼前美丽的自然风光
注释: 自警四首其一:战兢防失足,顷刻莫驰心。 勿谓人谁见,当知帝汝临。 译文: 要时刻警惕防止失足,不要因为短暂的时间而放纵自己。不要认为没有人看见,要知道是上帝在注视着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告诫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一时冲动,要懂得节制,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对生命的尊重。诗中“勿谓人谁见,当知帝汝临”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认为人应该时刻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