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
楚辞·九辩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愿忠其焉得? 想要寂静而断绝一切偏见,但内心不敢忘记初衷的深厚恩德。 独自悲愁其伤心人啊,郁郁寡欢不知尽头何在? 霜露交加凄清冷冽而降临,心中尚幸它未能终结。 霰雪纷纭其增加啊,这才知命运将至。 希望侥幸而有所期待啊,漂泊在荒野与野草一同死去。 愿自往而径游啊,道路被堵塞而不通。 欲循道而平驱啊,又不知道从何开始。 然中路而迷惑啊,自厌按而学诵。
译文 揽辔:驾马车。 聊:姑且、暂且。 遒尽:指时间过去了一年多。 俇攘(máo):争夺权势的人。 澹容与:形容忧愁的样子。 蛩(qióng):蟋蟀的别名,也叫草虫。都房:古代宫殿中的门廊。 曾敷:茂盛的意思。 旖旎:美好而柔美的样子。 俇攘者:指争权夺利之人。 蕙华:蕙兰之类的香花。 纷:繁多的样子。 从风雨飞扬:意思是随风飘扬,像被风吹得摇摆不定一样。 注释 1. 楚辞·九辩
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恍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
注释: 高唐:地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县西南。 有方之士:指古代的隐者、隐居的人。 羡门:战国时楚国的隐士。 公乐聚谷:形容山林幽静,如同聚集在山谷中一般。 进纯牺:献祭用牛和羊等牲畜。 祷琁室:祈祷神灵。 传祝已具:祭祀仪式已经准备完毕。 言辞已毕:话都已经说完了。 王乃乘玉舆:天子乘坐华丽的车驾,驾着玉色的马匹,有龙旗、凤旌以及旗帜相合而鸣。 綴大弦而雅声流:调和音乐使声音和谐流畅。
注释:1.鱗(lín)鲔(wěi):鱼名。2.曾不可殚形:形容繁多的样子。 赏析: 《高唐赋》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蔡邕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一百一十二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描写的是楚王在梦中游历高唐的场景;下半部分则是对梦境的描述和抒发情感。 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来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并且通过对梦境中的景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玉曰:「若乃高唐之观也,其状如何?」 王曰:「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 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去而辞曰: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曰:“吾闻之于师氏也。”师者何人?其名曰云梦先生。 昔在江夏,见一少年,美而无双。乃以金石为之像,置左右。使歌舞之人,皆欲效其声貌。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曰:“吾闻之于师氏也。” 昔者有至人,世传其说。 在上古时,有个高明的人士,他的学识和道德修养都很高。他住在江夏城外的云梦泽边,住的地方叫“云梦先生”。 那时有一个地方叫做江夏,在那里有一座美丽的湖水环绕着一座山丘,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林
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译文:大夫登徒子在楚国做官,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宋玉长得体态优美,容貌秀丽,说话时喜欢用一些委婉含蓄的话;而且他这个人特别爱慕女人。”楚王听了之后就问宋玉:“你有什么问题?”宋玉回答道:“人的身体和容貌都是天生具备的,不是后天学来的。口多微辞是因为受过老师教育的结果,并非是自己刻意为之
神女赋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奁衣服,敛容颜: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态横出,不可胜记。意离未绝,神心怖覆;礼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注释: 于是摇佩饰,鸣玉鸾:于是摇动佩饰,鸣响玉制的鸾铃。 奁衣服,敛容颜:整理妆奁,收拾好衣物
《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纭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