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柱后千寮竦,林间百岁将。 同官皆不在,异世已如忘。 犹辨蝇书细,能令鸠杖光。 洪崖今可见,未必有丹方。
黾勉复行役,殷勤感故知。 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 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 往来诚数数,公等得无疑?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 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 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密殿朱衣客,圆牌金字符。 恩光留日月,歌吹渺江湖。 百馆牙盘馈,千夫锦缆呼。 何如乘一叶,来往似飞凫。
钱港湖乡杳,名家古木裁。 微茫诸水汇,飘泊一船来。 问遗交情厚,流连笑口开。 因看吴越谱,世事使人哀。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 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 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 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
嘉靖辛卯,余自南都下第归。闭门扫轨,朋旧少过。家无闲室,昼居于内,日抱小女儿以嬉。儿欲睡,或乳于母,即读《尚书》。儿亦爱弄书,见书辄以指循行,口作声,若甚解者。故余读常不废,时有所见,用著于录。意到即笔,不得留,昔人所谓兔起鹘落时也。无暇为文章,留之箱筥,以备温故。章分句析,有古之诸家在,不敢以比拟,号曰《别解》。 余尝谓:观书若画工之有画,耳目口鼻大小肥瘠无不似者,而人见之,不以为似也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