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
呜呼,十日不雨兮,田且无禾。一月不雨兮,川且无波。 一月不雨兮,民已为疴。再月不雨兮,民将奈何?小民无罪兮,天无咎民! 抚巡失职兮,罪在予臣。呜呼,盗贼兮为民大屯,天或罪此兮赫威降嗔。 民则何罪兮,玉石俱焚?呜呼,民则何罪兮,天何遽怒? 油然兴云兮,雨兹下土。彼罪遏逋兮,哀此穷苦
庭有竹兮青青,上乔木兮鸟嘤嘤。妹之来兮,弟与偕行。 竹青青兮雨风,鸟嘤嘤兮西东!弟之归兮,兄谁与同? 江云暗兮暑雨,江波渺渺兮愁予。弟别兄兮须臾,兄思弟兮何处? 景翳翳兮桑榆,念重闱兮离居。路修远兮崎险,沮风波兮江湖。 山有洞兮洞有云,深林窅兮涧道曛。松落落兮葛累累,猿啾啾兮鹤怨群。 山之人兮不归,山鬼昼啸兮下上烟霏。风袅袅兮桂花落,草萋萋兮春日迟。 葺予屋兮云间,荒予圃兮溪之阳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 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 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 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 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 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芝。 人各有时,我归孔时。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 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 靡曰休止,民何于极。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 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浦之湾,其白漫漫。 彼美君子,在水之盘。 湾之浦,其白弥弥。 彼美君子,在水之涘。 云之溶溶,于湾之湄。 君子于处,民以为期。 云之油油,于湾之委。 君子于兴,施及四海。 白湾之渚,于游以处。 彼美君子兮,可以容与。 白湾之洋,于濯以湘。 彼美君子兮,可以徜徉
有室如虞,周之崇墉。 窒如穴处,无秋天冬。 耿彼屋漏,天光入之。 瞻彼日月,何嗟及之。 倏晦倏明,凄其以风。 倏雨倏雪,当昼而蒙。 夜何其矣,靡星靡粲。 岂无白日,寤寐永叹。 心之忧矣,匪家匪室。 或其启矣,殒予匪恤。 氤氲其埃,日之光矣。 渊渊其鼓,明既昌矣。 朝既式矣,日既夕矣。 悠悠我思,曷其极矣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 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 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苍苍兼葭色,宛隔环瀛深。 入门散图史,想见抱膝吟。 贤郎敬父执,僮仆意相亲。 病躯不遑宿,留诗慰殷勤。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 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 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