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
【释义】 在十亩地的郊野,菜叶和荠花。抱着水罐去灌溉这些植物,心里感到快乐,因为这是农家的劳作。 【注释】 缺题:题目。 十亩之郊:十亩大的郊外。 菜叶荠花:菜叶和荠花。 抱瓮灌之:抱着水罐去灌溉。 乐哉农家:心里感到快乐。 【赏析】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傍晚收割麦子的景象。诗的首句“十亩之郊”写地点;二句“菜叶青青”,写小麦长势茂盛,颜色青绿;三句“傍渠灌水”
注释: 春水渐宽,青青者芹。 春天的江水越来越宽广,而青翠的小草就像那未被采摘的芹菜一样。 君且留此,弹余素琴。 你暂且留下这里,弹奏我的素琴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写离情别绪,却写得委婉深婉、含蓄蕴藉,既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又显得情调优雅高洁。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朴素平易的语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画面,并把惜别之情融入其中,令人读来回味无穷
【注释与赏析】 饮虹桥:泛指虹桥酒楼。饮,吃喝。 柳蘸鸭头春水,草分燕尾晴沙:春水碧于天,映照着杨柳的倒影;晴沙,春日阳光下,草地像被分割成一条条细长的尾巴。 莫问旗亭远近,窗前认取桃花:不要问去往哪个地方,只要在窗前认出了桃花,就算是在虹桥酒楼饮酒吃茶也无妨。 “柳蘸”和“草分”都是写柳树、草地与春水的相融,而“燕尾”则是形容燕子的尾巴。“莫问”则表示不去计较,“旗亭”是古代酒馆的名称
注释:云在山谷中来去自如,碧苔覆盖了茅屋。 太阳斜照,我在一卷法华经前坐着,自己对着飞泉诵读。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色,表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首句“云去云来空谷”,以“空谷”为背景,展现了云朵自由自在地飘动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超脱的感觉。接着,“碧苔暗生茅屋”一句,则将焦点转向了茅屋,绿苔覆盖,静谧而神秘。最后一句“日斜一卷法华,坐对飞泉自读”
注释:山中石上,雨后长出五色云霞,云雾缭绕山峰,余下数层。 不时有炊烟从树林中升起,里面居住着许多道士和僧人。 赏析:此诗是作者游览云山时的即兴之作。诗中写景状物,生动传神,富有诗意。“石生五色”一句,描绘了石上雨后生出五色云霞的奇丽景象;“云度山馀数层”一句,又描绘出云雾弥漫山峦的壮丽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神奇莫测的仙境之中。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树林中的炊烟,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生活
【解析】 此题考核名篇名句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需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高、甘、素、爱、植、引、少、若、同。 【答案】 高行之始筮仕于朝,年事已高而辞官归隐。喜爱素淡之美,喜欢古人之风。辞去政事,就闲居生活。用石裂开山道,用竹引导清泉。年轻时繁密茂盛,有如自然生长。谁比得上他这样
【注释】 启:启发、激励。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谨慎小心,不敢稍为大意。不怨天:不抱怨苍天。尤人:责备别人。三千界:指宇宙。鱼跃鸢飞:比喻事物生机勃勃。 【赏析】 《临终自题联》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以“不”字开头。第一句“启予足”,第二句“启予手”,第三句“不怨天”,第四句“不尤人”。这四句话,语短意长,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首句“启予足”的意思是说,要激励自己迈开步子
篱下黄花堪把,城头风雨初来。 注释:篱笆下的菊花可以欣赏,但是城头的风雨刚刚来临。 译文:篱笆下的菊花可以欣赏,但是城头的风雨刚刚来临。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景,“篱下黄花堪把”描绘了一幅篱笆下菊花开放的景象;“城头风雨初来”则写出了城中风雨乍起的情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两句既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又通过这些变化暗示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注释:我送别了濂上人,他带着半根锡杖,在青席上独宿。万顷寒云中,他独自行走。 云气飘然而起,又飞而去。藤花纷纷落下
中庭联 天为补贫偏与健;人因见懒误称高 译文:天空为了弥补贫困的缺陷而显得格外健壮;人们因为看到有人懒惰,就错误地认为他们很高。 注释:补:补充,弥补;健:强壮;因:因为;见:看见;懒:懒惰;误:错误;称:称呼。 赏析:此诗通过描述天空的补偿和人类对懒惰的看法,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人性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公正和善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