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
迹抛朝市不妨清,心照空华故自明。 但忆沧浪时鼓枻,肯从金谷听鸣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迹抛朝市不妨清: - 解析: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繁华的决心。在朝市中奔波忙碌,不如保持内心的清澈和宁静。 - 注释:朝市 - 指代政治中心或权力中心;抛 - 舍弃、放下;迹 - 足迹、踪迹;抛迹 - 抛弃尘世的足迹;不 - 否定词,表示程度;妨 - 妨碍、影响;清 - 清净、清静。 - 赏析
注释: 族叔祖:指作者的堂兄弟。四绝句:指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诗》,共四首,这里是指其中的第一首《黄四娘家》。次韵:指和杜甫的诗作押韵相同。陶写:陶冶性情,抒发志向。社舞村歌:指民间的祭祀舞蹈和歌唱。眼暂明:使眼前暂时明亮起来。谁似玉人供巧笑:是谁像美人一样,能提供巧妙的笑容。不劳长笛与哀筝:不费吹长笛和弹悲哀的筝曲来取悦于人。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和杜甫的作品后所写
注释:小阁楼中,幽深静谧,如同枕在浅浅的波浪之上,简直就像看到了湘水岸边的英娥。我不经常打理诗酒之事,但是看到这风前的风景,怎能不为之动情呢? 赏析:诗人通过对双莲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双莲阁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不拘泥于世俗,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和答诸兄弟四首 门对芙渠碧沼清,萧萧五柳似渊明。 远听林壑风鸣籁,戏看儿童草鼓筝。 注释:门对着荷花池和碧绿的池塘显得清澈,就像陶渊明(东晋诗人)的家一样宁静。远远地听到山林中的声音,像是风在树林间吹过发出的声音,就像是自然的声音。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他们正在玩草制的鼓筝。赏析:《和答诸兄弟四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自己的兄弟们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家门前的景象以及与兄弟们一起享受生活的场景
注释: 1. 通塞升沉亦偶然:仕途的升迁与贬谪都是偶然的。 2. 山林高卧更称贤:在高山隐居生活,更加显示出贤德。 3. 似闻小筑西湖上:似乎听说你在西湖边有个小筑。 4. 择胜浑输一着先:选择最佳的胜景,胜过其他所有准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兄弟们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兄弟们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第一句“通塞升沉亦偶然”,诗人认为人生的升迁与贬谪都是一种偶然
追陪杖履已悠然,把玩诗篇更觉贤。 局上频烦问瓜葛,吟边端不敢争先。 注释: 1. 追陪:跟随。杖履:拄着拐杖。2.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3. 局上:指官场。4. 贤:有才学的人。5. 局上频烦问:在官场中不断询问。6. 瓜葛:比喻亲朋故交的关系。7. 吟边:指吟诗作文章。端不敢争先:表示谦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族叔祖示的四首绝句的答赠。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与叔父之间的亲密关系
注释: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南渡指向南渡过长江,登上船就到了水仙的旁边。西垣是皇宫西边的墙,这里指代皇帝。水仙是指水仙花,也比喻美好的事物。西垣有客思悠然,意思是说在皇宫西边的墙边,有一位客人思念着远方的人。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买毗陵附郭田。 因为您询问我为什么来这个官职上做官的意思,我不买毗陵附郭田。毗陵是古代一个县的名字,附郭是指环绕在城边的田地,这里用来形容官职上的俸禄
诗中描绘了四老堂的四位老人,他们饱经沧桑,终得安身。这四位老人在四老堂中团坐,显得格外安详,仿佛是在庆祝时光的平静与人们的幸运。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守(约1084—1145),字子固,一字全真,号东山居士,常州晋陵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曾参与抗金活动,后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其作品多涉及时事和民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 诗句原文: 鹤养丹成鹿养茸
昔向丹墀侍玉轩,略无裨补发苍然。 元非食肉封侯相,合抱遗经老玉川。 注释:在朝廷中曾侍奉在玉堂之上的我,现在看起来却没有什么贡献,头发已经花白,如同没有增益过什么。我不是那种可以凭借权势和富贵获得名利的人,而是像孔子一样,致力于传授和整理古代的经典,希望能对后世有所帮助。 赏析:这首诗是张守对自己在朝廷中经历的描述和反思。通过对比自己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注释:族叔祖展示了四首绝句,我依次作诗回应。 译文:衰败的鹤怕乘船,归途上只依靠风帆任凭飘荡。 墙壁环绕足以容纳两膝,扫除荒地老在斜川。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长辈的敬爱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族叔祖的生活环境,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