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注释】 寓意喜神谱:以梅花为喜神的画。 含毫惬素襟:手持笔,心情舒畅。 墨花三两点:梅花只有三朵,但已经显示出它的精神。 已见天地心:已显示出与大自然同体的精神境界。 【赏析】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其九》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梅花傲霜斗雪,不惧严寒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寓意喜神谱,含毫惬素襟。” “寓意”即寄托,这里指梅花被作为喜神来绘画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天然的墨梅图,诗人在西湖寓所中偶得云间张文敏的墨梅册子而欣然作诗十首之一,其六。 译文:写出了大自然的韵律,仿佛是月下仙人。却让闲鹤看守,恐怕有俗人怜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墨梅的自然韵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写出天然韵”一句,巧妙地将墨梅与月下仙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墨梅的自然之美。而“却教闲鹤守”一句
注释:招手的美人,仿佛就在你身边,你手中的纸张散发着寒香。明月照耀着你的身影,你就是我的知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墨梅与明月的相互映照,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招手美人来”,将美人比作梅花,用招手的方式迎接她的到来。次句“朴纸寒香起”,描述了墨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散发出的淡淡香气,让人感到清新而宁静。第三句“明月是君身”,以明月比喻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天地包容了元代的气韵,只有梅花最早绽放。在空山雪中,世间仿佛成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作者任杭州知府期间。这首诗以写景为主,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心清香满室:指墨梅香气充满室内。树来月当门:形容墨梅高耸,枝叶茂盛,犹如月亮挂在门前一样。移植砚池畔:意思是说,这墨梅被移到砚台旁的水边。有墨痕:即“有色”的意思。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寓所吟咏墨梅的佳作。首句写梅花馨香满室,第二句写墨梅枝干挺拔、枝叶繁茂,第三句写墨梅被移入水边的砚台,第四句写墨梅盛开时,花瓣落在砚台上,留下了墨痕。整首小诗以“心清香满室”为起笔,以“有色”为收笔
【注释】莫道寒酸态:不要以为这枝梅花寒酸。众芳冠绝群:其他的花无法与之相比。年年:每年。 【赏析】此诗是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前两句写梅花的傲雪凌霜,后两句写梅花每年春天开花后春色减少三份
注释:岭上不要在春天,窗前香气溢满。风轻花香飘远来,月淡花朵疑失真。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注释:曲折的树干像是龙鳞,稀疏的花朵像是飘散的月魂。大自然天生就是诗人的素材,吟赏自然并非出于嗜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游览西湖时所写。他赞美了湖边的梅花,认为梅花的风姿与龙鳞相似,其疏落之态如同天上的月亮,而梅花的天然之美,正是诗人吟咏和赏玩的对象。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的枝干比作龙鳞,用疏花比作月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优美姿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愧比逋山亭畔鹤;枉谈庄叟井中蛙。 【赏析】 林则徐的《西湖湖亭联》通过对比和寓言,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此联以“湖”与“山”为对立面,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文人的闲适之思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动静相宜、清幽雅致的画面。其中,“愧比逋山亭畔鹤”寓意着诗人对自然超然物外的向往,而“枉谈庄叟井中蛙”则反映了他对世俗喧嚣的批判,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 首句“愧比逋山亭畔鹤”
西湖宛在堂联 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不波行一舟。 注释:在天空,月亮挂在湖面上,照亮了两岸的景色。秋水清澈如镜,没有波澜,只有一只小舟在水上飘荡。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湖光山色图。首句“长空有月明两岸”,以广阔的空间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展现出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次句“秋水不波行一舟”,以秋天的湖水和平静的船影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