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
夏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夏的作者是:刘安。 夏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夏的释义是:夏:指夏朝,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夏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夏的拼音读音是:xià。 夏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21句。 夏的上半句是:韶。 夏的下半句是:之乐也。 夏的全句是: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应也。故《易》曰:“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高宗谅暗,三年不言
韶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韶的作者是:刘安。 韶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韶的释义是:韶:古乐名,亦指美好的音乐或乐曲。 韶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韶的拼音读音是:sháo。 韶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20句。 韶的上半句是:故。 韶的下半句是:夏。 韶的全句是:故仁义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务沼其末,是释其根而灌其枝也。 且法之生也,以辅仁义
故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故的作者是:刘安。 故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故的释义是:所以,因此。 故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故的拼音读音是:gù。 故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9句。 故的上半句是:子以亲。 故的下半句是:韶。 故的全句是: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 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
子以亲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子以亲的作者是:刘安。 子以亲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子以亲的释义是:子以亲:以亲为子,即以亲近的人为子女。 子以亲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子以亲的拼音读音是:zi yǐ qīn。 子以亲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8句。 子以亲的上半句是:父。 子以亲的下半句是:故。 子以亲的全句是:故仁义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务沼其末
父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父的作者是:刘安。 父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父的释义是:父:父亲,指男性长辈。 父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父的拼音读音是:fù。 父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7句。 父的上半句是:故君臣以睦。 父的下半句是:子以亲。 父的全句是: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轶 民,无劳役,无冤刑,四海之内
故君臣以睦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故君臣以睦的作者是:刘安。 故君臣以睦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故君臣以睦的释义是:君臣关系和谐融洽。 故君臣以睦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故君臣以睦的拼音读音是:gù jūn chén yǐ mù。 故君臣以睦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6句。 故君臣以睦的上半句是:本于情。 故君臣以睦的下半句是:父。 故君臣以睦的全句是
本于情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本于情的作者是:刘安。 本于情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本于情的释义是:本于情:从情感出发,即以人的情感为基础或出发点。 本于情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本于情的拼音读音是:běn yú qíng。 本于情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5句。 本于情的上半句是:皆发于词。 本于情的下半句是:故君臣以睦。 本于情的全句是:故仁义者,治之本也
皆发于词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皆发于词的作者是:刘安。 皆发于词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皆发于词的释义是:皆发于词:指文章或诗歌的意旨和情感都体现在语言文字之中。 皆发于词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皆发于词的拼音读音是:jiē fā yú cí。 皆发于词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4句。 皆发于词的上半句是:之声。 皆发于词的下半句是:本于情。
之声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之声的作者是:刘安。 之声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之声的释义是:“之声”在《淮南子 · 泰族训》中的释义为:指声音、声响。 之声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之声的拼音读音是:zhī shēng。 之声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3句。 之声的上半句是:颂。 之声的下半句是:皆发于词。 之声的全句是: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
颂出自《淮南子 · 泰族训》,颂的作者是:刘安。 颂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颂的释义是:颂:赞美之词。 颂是汉代诗人刘安的作品,风格是:文。 颂的拼音读音是:sòng。 颂是《淮南子 · 泰族训》的第1712句。 颂的上半句是:雅。 颂的下半句是:之声。 颂的全句是: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其所以中的剖微者,正心也;赏善罚暴者, 政令也;其所以能行者,精诚也。故弩虽强,不能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