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荣
刘慎荣并非清代诗人,而是字敬轩的青县人,天谊子,诸生。他在性情上疏淡,不慕时荣,且能业传家学,著有《漱芳轩诗集》。 刘慎荣生活在清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对文学创作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才华。这一时期,诗歌成为了文人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慎荣作为一位诗人,其作品自然也融入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背景。
冬景即事
松老风偏静,川寒水不波。 世情贫里淡,书味病中多。 到处飞雕鹗,何人置网罗。 淮西已作雅,待为晋公歌。
观第四孙毓绩入学
毓绩才非旷,居然异牧童。 精神颇内蕴,识解足旁通。 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 不知何岁月,名籍泮林中。
喜曾孙春来问字
不知自年老,曾孙已六龄。 有时来问字,每乐与谈经。 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 儒风称累世,瑞气足盈庭。
读赵忠毅公制艺文漫成一律
高下财由定,贤愚以位成。 不标君子格,更没小人名。 议论惟知逊,嫌疑幸弗生。 东林何所为,界限若分明。
题何屺瞻评《三国志》
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题王介山《史记》读法
灭项须迟日,惟有质太公。 此情谁识得,着论最明通。 然欲强邻并,先将昧者攻。 措施原有序,自可后重瞳。
读《本草》
时珍真不愧名医,医国能推即在斯。 赋美凌云扬得意,人传冠玉魏无知。 柴胡桔梗何求也,玉札丹砂并蓄之。 只恐药良多瞑眩,沉疴欲起莫猜疑
朱静斋副使之任杭州赠言兼以贺其尊人
骐骥难教走故迟,烟楼冲破复奚疑。 灵椿未老枝先茁,棠阴犹垂叶更滋。 国计欲烦清白吏,臣心敢负圣明知。 千秋事业无他异,只念前人茹药时
咏史四章 其一
高帝帝王冠,羽亦冠群雄。 挂角读傅者,才略何庸庸?
咏史四章 其二
昔时刀笔吏,今日真宰相。 宰相真本领,只看来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