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 嘉祐从侄。 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 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 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 子李虞仲。 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
忆皎然上人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宿兴善寺后堂池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 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 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赋得山泉送房造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杂曲歌辞千里思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 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 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 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其一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对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渌水青山从此隔
相和歌辞襄阳曲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相和歌辞昭君词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 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
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 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