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释义】 山园的晴空下,眺望着,只见暮色中的风花渐渐稀少。迟些时候在花间饮酒,仍能送走春意归去。 【注释】 惜春词:惜春,即惜春景,惜春光。 山园:指山中园林。 晴眺望:晴朗天气中远眺。 风花日暮稀:风花,即花影。日暮稀疏,形容花期将尽。 迟此花间饮:迟些时侯到花间饮酒。 犹得:仍然可以。 送春归:送走春天。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惜春抒怀之作。上片写登高之所见、所感。“山园晴眺望,风花日暮稀”
【注释】:独有青山思,不随芳草移。今日东风至,花开仍故枝。 独有青山思,意谓我只有对青山的思念,而没有随着芳草的迁动而改变。独有青山思,意谓我对青山的思念,是永恒的、不变的。 不随芳草移。意谓我没有随着芳草的迁移而变化。 今日东风至,意谓今天春天的东风已经吹到了这里。 花开仍故枝。意谓花朵仍然开在原来的树枝上。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独有青山思”
注释:如今花色浓郁,我的屋子自是幽静僻静。我已经忘记了穷与通的境界,有时还会开云席。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首句“如今花色浓”,诗人通过颜色的描述,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花园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句“吾屋自幽僻”,诗人以“自”字开头,强调了自己居住的环境是幽静僻静的,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第三句“已忘穷与通”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穷与通的境界
诗句原文: 十亩幽栖地,乾坤一息闲。 身从花鸟幻,道在羲唐间。 译文: 在这十亩的幽静隐居之地,我可以放下一切尘世纷扰,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我如同那变幻莫测的花鸟,随心而动,自由自在。而在探寻人生真谛的道路上,我发现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就像天地之间的日月星辰一样永恒不变。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的生活的欣赏。通过对“十亩幽栖地”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
【注释】 人事:人世。代谢:更替,指人事的变迁。今昔:指今日和昨日。风烟:风雨云雾。思:怀念。 【赏析】 《春园雨后》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首联写自然景物的更替;颔联以今之花落与来日之花落作比喻,说明一切事物都不可抗拒地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颈联写对过去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哲理,意境开阔深远
诗句解释 1 遥看名胜起巃嵷 - 这一句描述的是远处望去,名胜古迹巍峨壮观的景象。"巃嵷"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给人以雄伟、壮丽之感。 2. 束膝徐徐谒镜空 - 这句描绘了诗人缓慢地走向一座山峰,似乎在虔诚地朝拜着山顶上的镜面,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山峰或寺庙。"束膝"暗示一种恭敬的态度;"徐徐"则表现出动作的缓慢和从容;"谒"是拜见的意思
【注释】 ①蔼蔼:草木茂盛貌。青莎:青草。道:路。 ②荔园:泛指园林。 ③陶然:陶冶、陶醉的样子。采芳:采摘芳香的花草。 ④暮:傍晚。徘徊:悠闲自得地来回走动。 【赏析】 《春游》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次联写诗人在春光明媚下踏青赏花的快乐心情;末联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光的情怀。
【注释】 盈盈:明亮的样子。 苍云:青色的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月园”,指月色如园,即月色皎洁明亮。次句写风动春花,花香四溢。第三句“不见花开处”是说百花盛开的地方,因被苍云遮住,看不见花的踪影,暗喻谗言蒙蔽了真相。末句“苍云蔽月光”进一步说明谗言像青云遮住月亮一样遮蔽了真相。全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象与人间的丑恶现象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谗言的憎恶之情
注释: - 物外江山近:指身在世外的山水景色。物外,指世外的景物,即山和水之外的事物。 - 芳林景色新:形容春天的树林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芳林,通常指美丽的森林或花园。 - 相逢如弗乐:指遇到你就像没有遇见一样高兴。 - 花鸟自轻人:指看到花和鸟就感到快乐,而忽略了人类的存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游览园林时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物外江山近"
【注释】 闻蛙:听见蛙鸣。浑乱聒:声音嘈杂。 幸有云间月,婆娑数解愁:幸运的是天上的月亮,它那摇曳多姿的姿态能解除我的忧愁。 【赏析】 《闻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春夜蛙鸣扰人,后两句写明月可解人忧。此诗虽为写景之作,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