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的重中之重,考生在解答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又要体会其表达效果和情感。 本题要求考生对四首诗逐句释义,并结合注释赏析。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如“荒园带乔木”,“疏篱古蔓悬”,这是写景;“地幽忘客会”,“散业琴书偃”这是写人;“裁酒竹叶传”“不妨人意迫”这是写事。 【答案】 ①荒园带乔木,疏篱古蔓悬。②地幽忘客会,兴远步炎天
诗句释义 1 夏日雷雨:夏天的雷雨,通常指的是夏季强烈的雷暴天气。 2. 白日轻雷迥:在白天,轻微的雷声回荡。 3. 风林当昼吹:风在树木间吹拂,似乎整个白天都在进行。 4. 二仪消炎伏:指天地间的阴阳两极,在这里暗指雷电对自然界的影响。 5. 一雨到云涯:一场雨从云层边缘开始落下。 6. 水色光虚滉:水面反射着天空的颜色,呈现出一种虚幻的光泽。 7. 烟堂花暮思:在烟雾缭绕的庭院中
【注释】 勋:功勋。 庸:指才能。 飞锡邈难期:意谓飞升成仙的机缘渺茫难以求得。 偃卧青山晚,沉吟白雪词:意谓诗人躺在青山之下,在沉思中吟咏着白雪般的佳作。 迟暮:晚年。 兴衰:指国家或社会的盛衰兴替。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功业未就,志向难酬,有怀才不遇之感
夏园对月 白露团新月,清晖照北林。 检诗宜寂静,在野兴萧森。 入蔓光难整,移云影未侵。 篱芳兼瑟历,徙履更追寻。 注释: 1. 白露团新月:描述的是白露时节的夜晚,月亮如玉盘般圆润,散发出柔和的光辉。 2. 清晖照北林:月光洒在北边的树林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3. 检诗宜寂静:在宁静的环境中阅读诗歌,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 在野兴萧森:描绘了野外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孤独的感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注释:夏天的炎热只有这个季节,已经过去三个星期了。 2. 芳树射明灭,青云静逶迤。 注释:美丽的树木在阳光照耀下明灭不定,高远的天空安静地延伸。 3. 晴光迟夕照,风鸟会清思。 注释:晴朗的阳光让夕阳的余晖延迟,风中的鸟儿唤起人们内心的宁静思考。 4. 慷慨伤神寂,泉林慰渴饥。 注释
【注释】 草根明不定,星夕故飞飞。 草根在夜里闪烁不定,星星在晚上也飞来飞去。 乍点琴书色,时傍竹木微。 突然点亮了琴书的光彩,时而映衬着竹林和树木。 匡帷传胜事,吾幌赖多辉。 匡帷(指用竹篾编成的窗帘)传来胜利的事情,我的窗户因之而显得光辉。 可怜清霜夜,飘零何处归。 可怜的是那寒冷的霜夜,落叶不知飘向何方。 【赏析】 《见萤》是唐代文学家韩翃的作品。这首诗描写诗人见到萤火虫后,所引发的感慨
【注释】 爱尔:爱怜;炎阳:烈日。烂熳:盛开的样子。通枝扶水萼:指荷叶的茎叶托住水上的荷叶。翠盖:绿色的荷叶像伞盖,停驻流霞:指荷花在夕阳下倒映水面。丹心:荷花的花瓣,这里用“丹”字比喻。清添:增添、衬托。松子:即松实,松果,这里指果实。薰酌:熏香的酒。 【赏析】 这首诗是咏赞荷花的。诗中写荷叶托住了满池的荷花,而那美丽的荷花又似是绿叶的点缀与烘托,这绿叶又像是荷花的庇护。作者以爱怜的眼光
避暑 避暑仍兹地,薰风吹我襟。和光随鸟性,萧寂旷云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寻找一处避暑之地,以躲避酷暑的情境。诗中的“避暑”二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目的,而“薰风吹我襟”则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炎热的天气以及作者因炎热而感到的不适。接下来两句“和光随鸟性,萧寂旷云林”,通过对比鸟儿随风翱翔和诗人独自漫步在空旷的树林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两句“道虑谢欣戚
夏园即事四首 兹辰苦烦燠,复此款芳园。 翠竹通云过,朱枝落果繁。 静偏堪避俗,疏爽未闻喧。 绕屋畦蔬满,栖迟慰夕餐。 注释:现在这个日子天气又闷又热,我又来到了这美丽的花园中。竹子穿过云层,树枝上挂着成熟的果实。安静的环境可以让我避开世俗的喧嚣,凉爽的微风没有听到嘈杂的声音。围绕在屋子周围的蔬菜已经长得满满的了,这样悠然自得的生活让我感到安慰和满足。赏析:夏日炎炎,诗人独自漫步于园中
夏园即事四首 吾生何倚着,雅欲逃自然。 况此炎阳会,萧疏水木天。 步草风吹面,抛书竹共眠。 未应频悔吝,早已慰幽全。 注释:我的生命有何依靠,只想逃避自然。何况这时正值炎阳高照,四周都是萧疏的水木和天空。漫步在草丛中,风吹着脸庞,放下书本与竹子一起入睡。不应当频繁地后悔遗憾,我已经足够安慰自己,感到心无愧疚了。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日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田园的风光